<menu id="464mk"></menu>
<xmp id="464mk"><nav id="464mk"></nav><menu id="464mk"></menu>
  • 當前瀏覽器版本過低不適合瀏覽此網站請您更換高版本瀏覽器,點此鏈接下載
    首頁 > 行業洞見 > 世聯聲音
    陳勁松: 租售并舉,讓90后成為城市的主人 發布時間:2019-08-16



    編者按



    在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世聯行上市10周年之際,世聯行董事長陳勁松先生接受了《中國房地產報》“共和國地產印記——功勛人物”的專題采訪。

     

    陳述丨陳勁松:

    租售并舉,讓90后成為城市的主人


    今年,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房地產走到今天也已經30多年了,這個行業這么多人這么多年前赴后繼地努力,形成了這個市場今天的規模。現在,房地產正在走向下半場。在房地產行業中,有多重類別。從大的參與者來說,開發商是開發主體,但市場也有設計、營銷代理、評估等純粹的服務商,在市場上專業地詮釋自己的角色。很多開發企業擁有自己的物管,大家以為物管和開發是一碼事,其實不是,物管也是專業服務。市場上有很多獨立的、輕資產的服務公司,伴隨著行業的成長而發展起來,世聯行就是其中一個代表。

     

    世聯行在上半場的故事

     

    一、創立世聯行的初衷是什么?當時行業狀況什么樣的?如何選擇合伙人?


    90年代,我畢業后去到香港的中海工作。中海主要做房地產開發,接觸到很多市場參與者,比如CBRE、中原、仲量聯行等。這些服務商在市場上服務于各個機構,他們經過市場的篩選,靠專業服務賺錢,所以必須把自己的專業做好。因此他們在數據、研究等方面非常深入,因為是第三方,而不是in-house的企業內部部門,提供內容相對客觀、理性,這給了我很大啟發。


    我太太佟捷在90年就來到了深圳,她是中國第一代的評估師。當時我們覺得,如果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從深圳開始萌芽走向全國,是否需要專業服務呢?應該需要,這就是我們創立世聯行的初衷。


    世聯在1993年成立時,拿到的是深圳國土局對行業的第一張批文。所以,這個行業當時基本從零開始。最初創立世聯行,是以佟捷為主,合伙人是佟捷的同學、同學的老公,或是在市場上接觸過的出色人物。大家在這個行業溝通,志同道合,確認輕資產服務就是我們要做的。我們第一批創業的5個人,有個共同特點:名校畢業,有理想沒錢,但相信知識會創造價值。

     

    二、創立世聯行時,市場情況如何?世聯行是如何做的?


    世聯行成立時是房地產市場最低潮時,當時國家正在進行宏觀調控,并且是第一次對中國沿海地區的房地產進行大調控,銀行抽貸導致到處都是積壓。我們相信專業產生價值,若房子供不應求,怎會有專業價值的產生?所以,當房子難賣時,代理商的價值就凸顯了。


    1995年,深圳很多房子都賣不動。如果對開發商說我幫你代理,他們非常歡迎,因為在成交完成后代理商才收傭金。當時我們進入代理行業的第一個口號就是——消化積壓。憑什么能消化積壓?我們就分析這個行業:


    1、找到交易的對象,誰能買?


    2、買房過程中,買家能越過談判、簽約的門檻嗎?他想買,但買不起怎么辦?


    3、那么多積壓樓盤,他對這個房子有信心嗎?合約的履行要有信心。


    因此,找到交易對象,完成談判簽約,對合約履行有信心,我們把這三點叫做交易成本。當世聯行把不可能成交變成可能了,我們就把交易成本降低了。

     

    三、世聯行主要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主要做了哪些事情?


    第一階段,找到世聯在行業存在的理由。


    當年代理寶安廣場,是世聯重要發展歷程之一。通過代理這個樓盤,我們找到了存在的理由。找到存在理由,企業才有價值。降低交易費用,挖掘物業價值,這是世聯進入房地產行業的基本價值。


    第二階段,確立以團隊為強大的價值觀,打造平臺不敗理念。


    既然找到存在的理由,憑什么是我們做大?當時我們發現這個行業基本做不大的,因為很多這樣的公司:幾個聰明人,靈機一動想出幾個點子幫開發商賣樓,賣出去了就拿傭金。那世聯憑什么能做大?我們在研究了CBRE后發現:


    1、CBRE不是創始人或幾個英雄好漢很厲害,而是平臺厲害。所以,我們確立了世聯的核心價值觀——以團隊為強大。世聯不強調英雄,而強調團隊。要把我們所有的能力都積攢在團隊、平臺上。


    2、將挖掘物業價值、節約交易費用工具化。挖掘物業價值要形成完整的工作流程,而不是靈機一動想出的點子。


    由此,我們確定了團隊的核心能力——企業文化、客戶資源和知識管理都是團隊的,而不是個人的。世聯是團隊作戰,這就是平臺不敗的理念。


    第三個階段,走向全國,讓更多人享受真正的地產服務。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非常大,只聚焦于某個區域,會被區域波動影響,只有走向了全國,企業才能平衡。世聯就這樣義無反顧地確立了“讓更多人享受真正的地產服務”的理念。


    走向全國的過程伴隨著世聯的上市。2009年上市后,世聯一路在全國布局,我們就變成了全國性的公司。


    第四階段,擁抱互聯網,開啟祥云戰略。


    在互聯網熱潮中,世聯進入第四個階段——祥云戰略,在全國布局和全國客戶資源基礎上,疊加金融、裝修等服務。到2015年,房地產存量市場越來越大,我們進入了租賃市場。當年,紅璞公寓開始起步,接下來我們進入了物管、辦公空間等領域,一路走到了今天。

     

    四、世聯行的目標和愿景是什么?怎么理解企業的靈魂?


    世聯行一直沒變的就是輕資產服務,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不動產市場,我們的目標是使人和資產的聯接更充分、更有效。


    世聯的靈魂,就是要通過世聯人的不斷努力,使人與資產的聯接有效,使物業的擁有者、使用者實現美好生活。

     

    世聯行走向房地產的下半場

     

    五、世聯行相對同行業企業的優勢有哪些?


    1、世聯行擁有全國布局和廣泛的客戶資源:進入全國200多個城市,累計服務2萬多家開發商,1300多萬小業主,而且世聯的客戶是多元化的。


    2、世聯始終堅持輕資產服務,從未改變過。


    3、為了讓人與不動產的聯接更加有效,我們進行了多項相關業務的疊加。

     

    六、世聯行與二手經紀公司最大的區別在哪里?


    基因不同,他們以服務C端為主,是在二手樓市場成長起來的;我們服務B端,是給開發商出策略、做數據、房地產評估起家的公司。


    當C端力量崛起,房地產行業進入買方市場時,二手樓渠道的確厲害,但挖掘物業價值和聯接渠道也非常重要。要提升行業的整體效率,一方面是要接觸很多客戶,另一方面也要對物業的價值研究到位。將客戶精準地描述出來,使得渠道效率提高,這就是2B的價值。


    世聯經歷過多次市場強調控,當市場不再高速增長,恢復正常時,挖掘物業價值的作用是巨大的。交易兩端匹配,不能只有一方,另一方也非常最要。要實現物業和人的精準匹配的聯接,就得深入挖掘物業價值。現在祥云戰略進入第二版——開放、共享,擁抱渠道、擁抱互聯網,廣泛與二手經紀公司合作。


    展望未來十年,房地產交易仍然是世聯行最重要的業務。發揮優勢,主動擁抱合作,是未來世聯突破傳統代理瓶頸的關鍵。

     

    世聯面向未來的布局

     

    七、怎么看待當下房地產市場?房地產服務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中國房地產正處于中場到下半場的轉移中,如果房子在上半場以金融屬性為主導,下半場就是為了住的,不是為了炒,那其屬性就開始向服務業轉移。當供不應求時,錢很重要,但當正常了,尤其是美好生活的目標,服務就成為房地產下半場所有轉型的重點。

     

    八、世聯行在轉型方面有哪些想法?目前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具體有何舉措?


    首先,世聯成立了世聯小貸,解決購房者買房之后的需求,比如裝修。買房是美好生活的第一步,買房后要裝修、買家具,買房雖然花了很多錢,接下來的裝修、家具消費更是花錢的重要階段。


    很多剛需購房者,甚至中產,湊了首期再按揭。他要裝修,需要貸款渡過緩沖期,下一年的年終獎就能還貸款。世聯就給這些購房者提供消費貸,這就是場景延伸出來的服務需求,所以下半場服務首先就是服務場景。


    其次,滿足裝修的精準化需求。為什么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裝修有時未必受歡迎?因為開發商裝修特別標準化。不少小業主買房后就把裝修打掉,這造成很多浪費。未來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少,因為隨著戶型合理化,標準裝修之上又有家具配置。市面上的家具未必匹配,比如一條梁、一個轉角位,尺寸不合適就不行。但這個場景正好是我們擅長的,所以世聯,尤其是在公寓裝修方面,可以給消費者提供精準服務。


    再次,物業托管。買房后,很多尤其是公寓買家,不是為了住,但也不為炒,而是為了租,為了資產。出租這事兒在中國很難,如果房子是為了住的,不是為了炒,那租賃市場需要有人服務。現在,機構服務占租賃市場比例在2%以下,大部分都是C對C。小業主要不交稅,也不備案,他可以輕易撕毀合同,但租賃合同就講個“信”字,因此托管模式在中國必將形成。


    所以,房地產市場的服務企業有五大功能:


    1、信息溝通功能。現在,信息嚴重超載,哪些信息最重要?大家處理不了。這就需要專業公司篩選出對業主或租戶最重要的信息,而對價格的判斷是一項專業技能。


    2、信用功能。信用非常重要。如果沒信用功能,交易不太可能發生。為什么淘寶、京東能做這么大?就是解決了信用問題。


    3、效率功能。這不同于在淘寶、京東買個杯子、買件襯衫。房產交易需要過程,需要金融機構參與,需要律師專業服務,解決這一堆事情,就叫深服務。分工帶來效率,專業提升效率。


    4、保障功能。房子租出去了,但租戶突然改了。這就需要一個保障或保險的功能。


    5、長尾服務。一會兒說這個壞了,一會兒說那個壞了,到底是真是假?小業主煩,租戶也煩。所以這些功能,是一個服務過程,出現這些問題就正預示著這個市場的痛點很多。


    世聯怎么做的呢?


    1、接受業主的不動產托管。集中式的長租公寓有個最大的好處,交易的兩端至少有一端是穩定的——業主。業主端能給我們十年以上的租期合同。


    集中式長租公寓能不能服務小業主?能。比如說代理的公寓,是散賣的,小業主買后需要有人幫忙出租,這正好是世聯的服務場景。


    2、做到一定規模把服務本領練出來。練什么本事?假設有一百、兩百間長租公寓,只需要有個全能維修工就行。他就住在公寓里,任何時候出現任何問題,他都可以第一時間解決,在服務自己之后我們還可以服務周邊。所以這個服務效率和京東物流一樣,是逐步建立起來的。


    3、升級消費服務。90后新一代,跟我們的生活方式不一樣。當時我跟太太創業時住農民房,但現在孩子們不行。這不是苦和累的問題,而因為他們是家里的寶,這樣的方式大家覺得有問題。他們的社交需求多,消費方式也不同——在家購物,在外吃飯。所以,我們設計了公區,比如將大堂變成社交公區,散租就沒這功能。


    4、安全很重要。丟三落四,不關煤氣,怎么辦?這些事兒散租公寓不好解決。此外,不少散租公寓是N+1,比如將兩房一廳再隔出個房間,三戶人合租,這種合租就會出現了N種問題。

     

    九、怎么理解“新居住”、“好房子”?如何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能力?


    這要從解決行業痛點開始,房價一直漲,房子就是為了炒的,所以對老百姓來說,房子租不租出去問題都不大,租還嫌麻煩。大部分人寧可空著也不租,兩年以后再賣再換房。


    但現在一系列的調控使這條路停了,這是中國下半場特別好的趨勢。當租變成重要趨勢,才叫“新居住”——房子不能空著,不是為了炒的,是為了住的。


    什么叫“好房子”和“差房子”?一切適應住的生活,沒有痛點的房子就是好房子;碰到一大堆痛點的,就是差房子。


    適應住的需求的好房子不一定意味著裝修標準有多高、戶型有多大、配套有多齊。那些貴房子是挺好,但相當多剛畢業的學生,沒那么多錢,對他們而言,那就不是好房子。哪些是好的呢?


    比如在廣州永泰里,世聯有個農民房微改造項目:一樓是商業街,二樓是創業的共享辦公空間,三樓以上是集中式長租公寓,有萬能維修工和管家、低成本創業空間、地鐵沿線、便宜……對他們來講這就是好房子。


    世聯在武漢、廣州的長租公寓,都在地鐵沿線,雖然檔次不高,戶型也小,但正好適合他們的經濟條件。凡是入住率高的就是好房子,入住率低的那就不是好房子。


    十、如何管理企業和員工?企業偶像是誰?


    任何一個服務行業,理解企業和員工的關系都非常重要。在這方面我們走過了上半場。上半場我們吸引員工最主要方式是公司發展有你一份,比如世聯作為上市公司可以有多種激勵手段。但現在看,合伙人機制也好,其他機制也好,都碰到問題:所有的機制都基于高增長的前提,一旦沒了高增長怎么辦呢?


    事實上,中國房地產行業高增長的故事已接近尾聲。我們也正在受到煎熬,高增長結束,股票不漲了,新的核心競爭力還沒建立,怎么辦?這就成為目前中國房地產行業激勵失效,進入重新探討激勵制度最重要的階段。


    作為純服務行業,我們要真正理解什么叫做合伙人。合伙人未必以高增長為前提,所以我們要向房地產服務行業之外的,真正的服務行業學習,比如全家便利店。他們的店長是夫妻,出20萬,就是小微企業的老板。企業做什么呢?提供標準、物流、貨品、系統,如果經營好了,就可以再開一家店,但前提是他要用自己的親戚,這樣杜絕了很多麻煩,比如偷盜。


    我們現在都想采用互聯網方式,迅速把店開起來,但現在那么多咖啡店,星巴克依然是最主流的,憑什么做到?我認為,目前全球服務行業做得最好的,品質穩定、有追求,員工管理有效、有工具,又能拷貝的,那就是星巴克。如果說偶像的話,一定是霍華德·舒爾茨。


    霍華德·舒爾茨有兩本書:《將心注入》和《一路向前》。《將心注入》講創業,確立企業使命、風格等;《一路向前》是他離開星巴克后回歸,帶領星巴克走出困境,繼續前行。


    星巴克,給全球帶來了新的內容和獨到價值主張,店鋪成為自由職業者們的第三空間。很多創業者沒辦公室,就是從星巴克開始。星巴克營造了非常好的氛圍和環境。


    星巴克有不少短期兼職員工,為什么他能接收,管理還有效?因為有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星巴克有幾點做得特別棒:第一,激發并創造人文關懷。有一天,激發并創造人文關懷運用在世聯的公寓、空間里,就非常厲害了。第二,星巴克的激發和創造人文關懷到每人、每杯咖啡、每個社區,星巴克進入社區成為了社區的標志。


    星巴克上市后,舒爾茨離開了,開始出現問題,但哪個企業沒問題呢?但他回來后又“一路向前”,從《將心注入》到《一路向前》,這個過程特別值得中國企業學習,否則我們《將心注入》后就希望企業一路不停發展,不出現問題,這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學習星巴克正視問題,積極向上的心態。所以,星巴克應該成為中國服務業的偶像。

     

    對公益、興趣、當下形勢等問題的看法

     

    十一、如何看待自己在阿拉善、紅樹林等公益組織擔任的社會角色?


    我最重要的角色還是企業的領導人,所謂的社會責任,是隨著企業能力的增長而增長的。當然可持續的生意是前提,否則責任是不可持續的。企業越大,社會責任就越大。比如谷歌說不做惡,收費排名就不做,這是社會責任,谷歌可能沒那么高的排名收入了,但他可以持續做大。


    世聯是中國房地產發展的受益者,但前30年房地產突飛猛進的受益者必須正視在這個發展中,環境是付出了代價的。這個影響不只是體現在當代利潤上,更體現在未來環境是否可持續。


    十幾年前,中國的沙塵暴很厲害。當時王石說,你去沙塵暴的源頭阿拉善開個會吧,過去后確實很震驚。那里的環境跟深圳形成兩極對比,當年的沙塵暴已經導致北方很多地方不適合居住了。


    當時感覺環境肯定是中國人未來的大問題,否則城市做得再好,但天天沙塵暴,天天PM2.5爆增,那城市能生活嗎?所以關注環境就是關注未來。我們企業關注當下問題多,關注未來問題稍少。我覺著關注環境是我們應該做的一點事。


    我們實實在在做的就是對深圳紅樹林的保護。深圳紅樹林是個樣板,事實上,我們是在推動中國的濕地保護。這件事說是政府的事,其實民間力量非常重要。深圳紅樹林基金會是一個公募基金會,在深圳政府支持下成功地托管了深圳福田紅樹林濕地公園,讓這個公園變成了人民公園人民管。


    為什么這樣做在中國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個民間基金會,所以必須發動民間力量,最主要的作用是讓更多人知道這個事跟自己相關,而不是天天罵政府。


    世聯行員工自發成立了蔚藍社,響應環境保護。當大家都關注了這件事,就會自動約束自己的行為。比如蔚藍社成員去撿海洋垃圾,以后就不再隨手扔垃圾了。家庭帶孩子去觀鳥,小孩就知道大自然跟他相關。所以說,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但這事兒跟公司賺錢沒什么關系。

     

    十二、平時喜歡讀什么書?


    我讀書偏好讀人文、國外規律性的書。我認為,中國畢竟還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碰到的問題可能人家都碰到過,那他們怎么看待、怎么解決這些問題?這些非常重要,而不是我們自己瞎撞。


    中國企業學習西方是有傳統的。其實,我們是沒有傳承的一代企業家,父輩們都不是做企業的,再早一批做企業的都不在了。也就是說,當代中國企業家往前走全靠摸,摸對了當然好,摸錯了呢?帶來的損失就大了。


    因此,多學習多看發達國家的企業家怎么做,他們碰到問題時怎么想,可能對我們更重要。天底下沒有新鮮事,我們不能認為自己就比人家聰明,就不一樣。比如二房東模式在美國就沒有,這被人家驗證是行不通的,憑什么中國現在就有?以至于長租公寓領域全是這種模式,損失巨大。創業公司可以這樣闖,但對世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就不應該這樣來做生意。世聯理解的生意是什么呢?生命的意義,一定是生生不息,而不是搏一把,不行算了。

     

    十三、2019年是共和國成立70周年,對行業的寄語。


    還是那句話——“三十年為一世而道更”。行業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國房地產三十年走到今天,基本規則就要開始發生變化。這個規則的改變會在未來幾年充分體現,未來公司會有一個“道更”,充分認識道更,包括企業的內生動力、管理等。高負債、快周轉,靠增量的模式會發生改變,會逐步走向為美好生活服務的現代服務業。

     

    十四、中美博弈,人民幣破7這種情況對中國房地產行業有什么影響?


    沒什么實際影響,影響都是心理上的。為什么?


    1、中國房地產是個一手房大概15萬億成交額的市場,二手房大概是8萬億的市場。如果這樣,我們這個23萬億級的市場,上下波動一下,最起碼級別都在18-20萬億。中美貿易戰大概5000億美金,這個量跟房地產市場不是一個級別。


    2、中國房地產市場是最大的內需市場,也是中國人民美好生活最重要的資產。中美貿易戰,人民幣貶不貶值,都跟外界相關。我們說要搞好自己的事情,什么是自己的事情?老百姓的美好生活。


    老百姓美好生活的事情就發生在企業和老百姓的資產負債表。所以,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穩定,不可避免地就是我們最大的內需和穩定。即使這樣,我們還會不會被外界干擾?會,但都心理上的。


    3、中國的外匯是個受管制的市場,不是一個完全資本項下、完全可兌換的市場。這種情況下,對行業影響只是影響到借外債的人,而中國大部分老百姓跟這個沒關系。

     

    十五、如何看待90后在一線城市沒有歸屬感的現象?


    現在老百姓最大的痛點,就在于90后的購房門檻太高,他們在一線城市買不起房。當90后在一線城市已經面臨那么高的門檻時,他就不是城市的主人了。而90后正在成為所有創新城市最基本的動力,現在要靠他們創新,而他們跟這個城市已經沒什么關系了,怎么辦?


    這種情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年輕人沒感覺了,就是最大的痛點。90后跟城市房地產沒關系,這件事必須要解決,解決之道就在于租售并舉。


    我們要全面、深刻理解租售并舉,就是目前商品房體系不適合他們,怎么辦?必須出現第二體系——租房子就是城市的主人。假設租房子就是城市主人的話,那租賃就是一個長期動作。行不行?當然可以,那就要改變我們的基本規則,比如華為在東莞的員工,租滿五年,租金就抵首付,類似這種制度的修改,未來會大大地提升90后在城市的歸屬感。


    我們還有很多參照,但這就取決于改革的不斷深化,這對解決中國房地產下半場最大痛點至關重要。90后在一線城市受到多大煎熬?不要90后這么難受就要租售并舉。什么叫租售并舉?深入理解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而且深化制度改革。一旦新制度新規則落地,90后就會成為中國城市新一代的主要動力。


    既然房價不能大漲大跌,那就要打造另一個系統,而不是在這個系統上修改,新加坡就做得就很好。當制度能讓所有像我們當年闖蕩深圳,租農民房的那幫人一樣,讓90后兩眼放光,這個城市就有機會!






    聯系我們
     
    投訴建議
    黑名單查詢
    查詢
    X
    網站地圖
    關于我們
    公司概況
    發展歷程
    高管團隊
    合作伙伴
    聯系我們
    信息公開
    世聯服務
    大交易
    大資管
    服務案例庫
    行業洞見
    世聯研究
    世聯聲音
    世聯刊物
    新聞中心
    世聯動態
    媒體報道
    播客庫
    投資者關系
    披露信息
    公司治理
    定期報告
    來訪登記
    加入世聯
    校園招聘
    社會招聘
    培訓發展
    文化印象
    世聯行 002285 境內首家登陸A股的房地產綜合服務提供商   RMB
    香蕉视频